(资料图)
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,关于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元宵节,也称为上元节或元宵节,是一个吃汤圆和欣赏灯笼的节日。据民俗史书记载,元宵节始于隋末,相传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。杨迪为了炫耀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繁荣,下令在洛阳城设立高台剧院。
2、从15日晚开始,全国各路高手剧团调动,每到夜晚,便是打灯笼,载歌载舞,弦歌不绝。那时候看花灯的人山人海,看戏曲的人,做小生意的人,把一个洛阳城都沸腾了。据说这时一家小吃店的老板别出心裁,把糯米磨成了粉。
3、现在很流行用糖馅包饺子,然后煮熟,既填饱肚子,又能温暖身体。因为在古代,正月十五叫上元节,晚上叫小,所以元宵得名。
4、相传汉武帝隐居多年,思念父母,终日在以泪洗面度过,宫中有一位名叫“元宵”的宫女。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,于是向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,在正月十五火烧长安,以逃避时艰。
5、唯一的办法就是“元宵节女孩”在正月十五做很多火神爱吃的饺子,所有的臣民都会用灯笼装饰。在武帝的帮助下,“元宵姑娘”终于见到了家人。从此,元宵节就形成了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